环跳,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枢中,髀枢,髌骨,髋骨,分中,髀厌,属足少阳胆经。很多朋友不知道找环跳的最简单的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环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名词释义 旋转为环,跳指动,穴当髀枢,人患腿部风痹则不能伸屈跳跃,针此疾去,可使人跳跃如常;而取该穴,必须侧身下腿,屈上腿,旋转髀枢,形似跳跃,始得其穴,因名环跳。 环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标准定位:环跳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作用:环跳归于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太阳两脉之会,位居臀部,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通利关节,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疏散少阳风热,和营止痒之功,为治疗腰腿痛要穴。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挫闪腰痛,膝踝肿痛不能转侧等症。 找环跳的最简单的方法 快速取穴:侧卧上腿弯曲,拇指横纹按在股骨大转头上,拇指指向脊柱,指尖所在凹陷处即是环跳穴。 主治疾病 半身不遂,瘫痪,下肢痿痹,腰脊痛,腰胯疼痛,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遍身风疹,荨麻疹,脚气,水肿等。 相关配伍 环跳配居髎、委中、悬钟,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证。 环跳配风池、曲池,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遍身风疹。 环跳配承扶、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治坐骨神经痛。 环跳配腰阳关、居髎、风市、阳陵泉、委中、悬钟,治下肢风寒湿痹证。 环跳配风池、曲池、血海、三阴交、合谷、膈俞,治遍身风疹。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冷风湿痹,风疹,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转侧。” 3、《席弘赋》:“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腰间针与烧。” |